首页 > 社会责任安全生产

向“新”而行 向“质”图强 以新质救援能力破解救援难题

发布时间:2025-06-30 信息来源:内蒙古黄河能源科技集团 浏览:43次 

向“新”而行 向“质”图强

以新质救援能力破解救援难题

一吼风雷动,演习砺精兵。6月24日,“应急使命·2025”极端灾害事故场景新质救援能力检验性演习成功举行。演习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研究破解极端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难题为牵引,检验体系救援、专业救援、新质救援能力,既是应急救援朝着信息化、无人化、智能化融合演进的开拓创新,更是新时代应急管理改革发展新成效和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新成果的生动展示。

一切立足实战,一切为了打赢。从“应急使命·2021”到“应急使命·2025”,应急管理系统围绕职责使命,持续筑牢“救”这道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最后防线,把“应急使命”演习作为“磨刀石”,锻造应急救援“尖刀”和“拳头”力量。“应急使命·2025”演习设置四个专题,囊括“三断”(断路、断网、断电)困局、原始林区重特大森林火灾、大型储罐火灾爆炸事故、城市高层建筑火灾,突出极端性、专业性、实战性,向“新”而行、向“质”图强,以新质救援能力破解救援难题,不断夯实打赢根基。

求“新”问路,开辟应急救援“新道路”。当前,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趋强趋重趋频,自然灾害的突发性和异常性愈发明显,加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一些行业领域安全隐患进入风险爆发期,如油品储罐容量大型化,部分储罐服役时间过长,处于风险升高阶段;再如我国高层建筑数量多、功能结构复杂、人员密集,一旦发生火灾,扑救难度大。面对应急救援新形势、新问题,必须拿出新思路、新手段。扎根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土壤,应急管理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发通知,公开征集适用于复杂灾害事故场景,体现新质救援能力的新装备、新技术、新材料、新战法。“应急使命·2025”演习成为新质救援能力的孵化器、加速器、倍增器,有效推动应急救援更高效、更专业、更安全。

聚“新”破题,攻克应急救援“老大难”。在新技术加持下,无人机可在8级强风和中雨条件下起飞,及时传递灾情和信号;新舟60固定翼灭火飞机、水陆两栖飞机AG600M等“硬核”装备在最大限度保障扑火人员安全的同时,可实现精准灭火;应用新材料研制的国产耐高温防爆消防机器人,可抵近甚至穿越火场进行喷水作业;采用“漏电检测、双向封堵、泡沫灌注”的新战法,能对高层建筑电缆井火灾实行多重阻断,防止复燃……“应急使命·2025”演习中,各项新质救援能力融入决策链、指挥链、行动链,为现场感知、指挥决策、协同作战、科学救援提供有力支撑,为应急救援中面临的情况不明、涉险营救等难题打开突破口、找到新方法。

借“新”提能,提升应急救援“新能力”。随着科技进步,应急救援逐步向以机械化为基础、以信息化为支撑、以智能化为引领转变。新型救援装备、新型救援模式、新型救援力量的跨域聚合,在促进新质救援能力生成的同时,对救援人员的救援能力也提出新要求。除传统体能、技能外,如何让人机交互更高效、人装协同更顺畅、技术战术更融洽等,“智能”手段需要在实战化演习中检验和形成。不论是操作新装备、掌握新技术,还是推出新理论、变革旧模式,都要求战斗员、指挥员具备更高的能力素质,通过演习深化问题研究、把握制胜机理,推动新装备、新技术、新材料、新战法等新质救援能力不断提升。

远飞者当换其新羽。“应急使命·2025”演习聚焦破难题、小而精、求实效,针对当前应急救援难点重点,有效查找并应用应急管理领域新质生产力,为应急救援新装备、新力量、新模式、新体系探出了路子。要抓住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机遇,进一步深化转化演习成果,不断总结经验、磨合机制、锻炼队伍、提升能力,高效推进新质救援能力形成并发展,大力实践探索以改革创新推动应急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方法路径,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上一篇:没有了...

2025-05-27下一篇:打击假冒伪劣产品 保障矿工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