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责任安全生产

隐患整改假落实 这病必须得根治

发布时间:2025-09-15 信息来源:内蒙古黄河能源科技集团 浏览:32次 

隐患整改假落实 这病必须得根治

        近期,笔者检查发现,部分企业对监管部门指导帮扶发现的隐患没有完全整改到位,却在报告中写“已完成整改”。

实践中,有的企业把隐患排查当成迎检表演,现场走过场、签字画押、拍照留痕,看似风风火火,实则蜻蜓点水。有的企业对监管部门和安全专家开出的隐患清单一拖再拖,把“整改中”当成“护身符”,把“已完成”当成“挡箭牌”。有的企业用文件落实文件,把隐患闭环整改做成“半圆工程”,结果是隐患“涛声依旧”、风险“暗流涌动”。更有甚者,报假整改记录和报告,只有文字,不见整改前后对比照片,“无图无真相”。

这种隐患整改假落实现象,绝非个例。近年来发生的相关典型事故背后,都藏着隐患假查、假改、假闭环问题,暴露出相关企业主要负责人在履职尽责方面存在问题。比如,有的企业主要负责人对隐患整改消极应付,对指出的问题置若罔闻,直至小患酿成大祸。有的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业务不精,查台账、看记录、提要求头头是道,一到现场就两眼一抹黑,查不出深层次隐患。

隐患整改做表面文章甚至假文章,根源在于思想上麻痹大意。有的企业主要负责人认为“不会那么巧出事”,心存侥幸;有的说“我干了30年,都是这样干的”;有的觉得整改影响生产,经济效益至上;还有的奉行“能应付检查就行”,作风漂浮。这些错误认识,无异于为安全生产埋下炸弹。须知,安全生产没有侥幸可言,今天的隐患很可能就是明天的事故;暂时的利益追逐,可能换来永远的伤痛。

破除隐患整改假落实顽疾,关键要在“真”字上下功夫。首先要真查。企业主要负责人要真正沉到一线带队检查,坚决杜绝走过场;要借助专家和第三方机构力量,运用科技手段,提高排查人员的能力和排查精准度。其次要真改。对发现的隐患,要建立台账,明确责任,完善措施,确保投入,限时整改。再其次要真闭环。隐患整改闭环管理是预防事故的重要措施,无论是企业还是监管部门,隐患整改应形成闭环、及时销号,切不可虎头蛇尾,雷声大雨点小。

隐患整改非一时一事之功,需建立长效机制。要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特别是“一把手”的第一责任,将安全责任压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要完善考核问责机制,对整改不力、弄虚作假的严肃追责;要培育安全文化,提升全员安全素质和技能,完善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使参与安全生产工作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