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黄河集团四十年有你有我的故事(八)
发布时间:2025-01-26 信息来源:内蒙古黄河能源科技集团 浏览:171次
我和老总的二三事
1992年我从学校毕业后直接分配到乌海市焦化厂财务部门工作。在此期间,与老总当时经营的腾达洗煤厂有过业务交往,但未曾有缘谋面。直到2002年4月,焦化厂由老总接收后才第一次与老总正式接触。当时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身材高大伟岸,办事雷厉风行;说话声如洪钟、铿锵有力;尤其是大背头、络腮胡更显出与众不同的独特魅力。后来,我在老总集团公司各个不同的职能部门和企业工作过,直到2013年分配到磴口县火力发电项目组工作时便开始了与老总朝夕相处的日子........
集团公司在磴口县开发的火力发电项目位于磴口县工业园区内,办公地点也就是现在的水泥厂。当初项目区周边有大片的荒漠,虽说是荒漠,由于临近黄河,地表水较浅,所以荒漠中长有大量的芦草,荒漠中有高低起伏的沙丘,远离城市的喧嚣,是我乐此不彼经常散步的好去处。
记得那是2014年的国庆节,忙碌了大半年的火力发电项目组员工都兴高采烈的期盼假期放松。谁知过节前一天,老总突然通知国庆节不放假,全员参加义务劳动,任务就是“割草”。通知一出这可炸锅了,七天假期呐,这就没了?员工虽然窃窃私语,但也无奈只能接受。于是,轰轰烈烈掀起了向时过50年代农业学大寨的精神“割草”。随着割草进程的展开,什么装载机、运输车、手拿镰刀的员工悉数粉墨登场,中午送饭到工地,割草划片布置,镰刀钝了磨,磨了继续割。随着割草地域的延伸,发现茂密长草的地方也越来越多,现有的20多人哪够啊,于是老总一声令下,从集团总部各单位轮换抽调百余人次由集团通勤车运输到现场加入到割草大军。通过七天的奋战,收获颇丰,方圆3公里范围内的芦草一割而空,80余吨的优质芦草用四轮轮卡车一趟一趟的往六团牛场拉。
人的一生能有多少刻骨铭心的回忆?当年割草虽然不情不愿,但多年后每每想起割草场面咋就那么清晰难忘........“按理说,一个年逾花甲的老人,更是一个拥有亿万财富集团公司的老总,本应该享受含饴弄孙,退休美好的生活。而他放弃这一切,却在异地开启人生再创辉煌的第二战场,在开发项目的百忙之中还要考虑六团牛场饲喂问题,与员工在一起,亲力亲为。虽然工作艰辛,但乐此不彼。这是怎样的社会担当和无须扬鞭自奋蹄的责任感驱使,令人心生敬佩。
为了给万泉湖创造补水条件,2016年4月1日-5月15日期间,我们老总应磴口水务局邀请,承揽了黄河水系内蒙古段重要水利调节地“奈伦湖”储水渠路的疏浚工程,我也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负责所有施工人员的后勤工作。
奈伦湖东距磴口县城20公里,与阿拉善盟接壤。在40余天施工期,老总与司机同吃同住在工地,住在我们集团公司退役下来的都叫“二连旦”的通勤车上。通勤车由两节车厢组成,第一节是老总、司机和我休息的地方,第二节是队长休息处,十几名司机分别住在2个大的帐篷里。
四月的天气,在通勤车里白天闷热、夜晚寒冷,论住宿条件稍优于帐篷,但冷热不均,实际感觉比待在帐篷还要糟糕。
就是在这样艰苦工作生活条件下,老总自始至终奋战在一线。与老总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才有幸了解到他的工作安排:每天早晨六点准时起床,把经过深思熟虑的工作方案通过电话一一布置。安排的工作事项方方面面,包括集团公司的、磴口水泥生产及在建项目的、六团农牧业种养殖的以及人员调配等等。早晨七点准时和司机一起到施工现场,晚上七点才拖着疲惫不堪、满身污泥的身躯回到休息处,一天的工作才算结束。长达十几个小时的工作,而老总天天如此。这是需要怎样的毅力和精神支撑下去。
老总在施工期间的伙食方面从不允许给他开小灶,作为搞后勤的我,看到老总不辞劳苦、辛勤的工作,我只能期盼他下班回到休息处端上一杯热茶、备好洗漱的一盆热水以缓解老人家的疲惫。
忘了说一件小事,就是老总看到我洗漱的毛巾时安排司机马超给我送了一条精致带花边的蓝色纯棉毛巾。我视若珍宝,每每洗漱擦脸时就能感受到老总的关怀,直至24年年初才将这块使用了八年带花边的蓝色纯棉古董毛巾退役。
2016年5月,奈伦湖引水渠路工程完工后,我又被分配到六团农牧业种养殖产业基地从事财务工作。此时,年近七旬的老总工作重点放在了六团的农牧业及旅游开发建设上来。
每当我散步到六团的田间地头,总能浮想起土地平整、挖海添岛的机械轰鸣声;每当我来到万泉湖畔,总能显现出老总带领我们在寒冬腊月穿冰而过用双脚丈量着景区未来发展规划的宏图;每当我看到办公楼门前乌沈干渠潺潺的流水,就想起老总带领我们给万泉湖补水捞草的情形;每当我带着虔诚的心去阿贵庙参拜的时候,就看到脚下“千峰水泥”铺就的平坦大道;每当我去冬青湖看到路两边郁郁葱葱的树木,就会联想起老总带领公司员工在黄沙弥漫的天气里植树的情景;每当我到万泉酒店阿拉善厅就餐时,就会回想起我们和老总一起就餐完毕后在餐厅继续开会的场景,时至夜晚零点我们都昏昏欲睡而他老人家还在精神抖擞的谈工作。太多太多的回忆我难以用语言一一描述......作为渺小而微不足道的我只能用无言的承诺和对老总崇高的敬重心情坚守自己的岗位,默默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
老总走遍六团地区的角角落落,用他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多年如一日的艰辛付出,为集团公司开创出一片农、牧、旅产业板块的新天地。
遵循着老总“以渔养牧,以牧辅农,渔牧互补”的发展思路。时至今日,六团地区的产业已发展成为集农业种植,畜牧业养殖,渔业养殖,有机饲草料生产、加工和休闲旅游,餐饮、住宿服务为一体的大型农牧、旅游企业。多年以来,已累计开发种植土地2.16万亩;形成万泉湖和冬青湖渔业养殖水域面积1.03万亩;肉牛存栏从期初的600余头发展至如今的2000多头;还有一座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能提供320人住宿和500人就餐的大酒店。
我们的老总是“黄河集团”的开拓者,是“黄河人”的铺路人,是一盏照亮“黄河”前行发展的指明灯,更是为社会、为广大民众作出巨大贡献的企业家。这就是我们的老总--马万良。
供稿人:万家牧种养植旅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关小五
2025-01-27上一篇:内蒙古黄河集团党政工联合慰问 传递温暖 情系职工
2025-01-21下一篇:内蒙古黄河集团四十年有你有我的故事(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