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黄河集团四十年有你有我的故事(五)
发布时间:2025-01-07 信息来源:内蒙古黄河能源科技集团 浏览:196次
“黄河情 焦炉缘”我与集团风雨兼程四十年
光阴似箭如流水,弹指一挥四十载。还记得,1987年10月,我成为海南焦化厂的正式职工,那时正值青春、意气风发,很快投入到建厂的准备工作中,1号焦炉初建,经费人员不足,使用的是当时平乡焦炉拆炉旧砖,大家齐心协力大干三个月,把旧砖打磨平整,堆码整齐,只待1号焦炉平地而起。
1988年赴山东学习途经微山湖留念
之后,厂里委派我们一行几十人去山东省腾洲市南沙河焦化厂学习,先后在备煤工段、炼焦车间学习热修、调火等专业,半年后学成回到海南焦化厂,参与1号焦炉的烘炉投产工作。正常生产后,分配到备煤工段当段长,当时我接到的命令就是“一定要把控好入炉煤指标”。
1989年,我调到炼焦车间热修当班长,记得有一次遇到个大困难,因为1号焦炉是黏土砖建成,荷重软化点低,残余收缩大,当时就出现了碳化室凹凸变形,推焦困难问题,各种办法都用上了,我和兄弟们说:“凹进去的咱们补起来,凸出来的就挤压回去”,结果是补起来容易挤压回去难,经过反复挤压维修后,出现挤压部位的砖碎了,后采取挖补的办法把碎砖换成新砖,就这样使1号焦炉维持生产近四年。
1990年我被任命为炼焦车间副主任。期间,2号炉开始着手建设,我参与了建炉、烘炉、投产等全过程。一直到1994年,出现经济萧条,资金流转困难,企业效益不景气等问题,各种恶性循环下,企业生产也出现了问题,因为采购的原料质量不高,生产时炉温无法达到正常指标,甚至面临停炉风险,当时焦炉方面的专家也到了,我们几乎不眠不休来争取时间,多种技术方案轮流实施,办法总比困难多,焦炉保住了,大家伙的饭碗就保住了。
事实上,厂子的效益每况愈下,员工的日子更是紧巴,这背后是时代发展与经济体制的匹配与重组,公有制经济也就是集体经济已经不适应当时的经济发展,私有制经济的到来迫在眉睫。1995年1月14日是个让人难忘的日子,海南焦化厂被黄河集团接收,新厂剪彩仪式上老总宣布“黄海煤焦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了”,重新点燃了多少员工对生活的希望。
老总接管厂子后,将不能正常生产的1号焦炉停用,蓄热室以上部分拆除,用耐火性更好的硅砖进行重新建设,后投入正常生产,这期间我仍为炼焦车间副主任,全程参与了翻新炉的建炉、烘炉、生产。
1996年至1998年,在老总的带领下,先后又建了2*20孔“70型”焦炉三组,分别为3、4号炉、5、6号炉、7、8号炉,形成了年产22万吨焦炭产能的规模,我全程参与了建炉、烘炉、生产。
1997年 拍摄于海南焦化厂办公室
时任炼焦车间副主任
1999年到2003年,老总接手重组了千里山钢铁厂,先后建成并投产了三组2*20孔“70型”焦炉,分别为1、2号炉、3、4号炉、5、6号炉,也就是大家说的“小焦化”,1999年年底,我陆续开始参与千里山焦炉的烘炉和投产,之后被任命为千里山小焦化炼焦车间副主任,主持焦炉热修、调火等技术工作。
2004年到2008年,我先后被任命为千里山小焦化炼焦车间主任、生产经理。此时的黄河集团不断发展壮大,焦炭年产量达40万吨。
2007年底,老总再次制定新的战略规划,准备建设两组4座新型捣固焦炉,也就是大家俗称的“大焦化”,分批建成,分批投产。2009年初,大焦化第一座4.3米捣固焦炉开始烘炉,后来出现炉温波动严重难调节、煤气量不足等问题,当时我在小焦化任生产经理,主抓生产建设,这个时候接到一纸调令,调去大焦化主持4.3米捣固焦炉烘炉工作,细细想来,这座炉是我参与烘的第15座炉,也是截止目前产量最大技术最新的炉,当时的心情难掩激动,进步的不止是时代,也是每天相见的焦与炉。
同年4月,第一座4.3米捣固焦炉正式投产。后来我被任命大焦化炼焦车间主任。
2007年 拍摄于千里山焦化厂办公室
时任生产经理
2010年至2012年,陆续建成投产第二座4.3米捣固焦炉、第三座5.5米捣固焦炉、第四座5.5米捣固焦炉,我全程参与各炉的烘炉和生产,至此,大焦化规模基本稳定,焦炭年产量达226万吨。
到2020年期间,我先后任大焦化生产经理、经理等职务,后荣退二线,担任公司党支部书记,负责公司党建工作。
2024年 拍摄于千里山焦化厂办公室
时任焦化党支部书记
这就是我与集团共同成长的故事,进厂38年,初进厂时正青春,而今青丝换白发,是咱们黄河集团建厂并发展壮大的见证者,也是建设参与者。初到厂里百废待兴、员工寥寥,而今集团拥有员工8000余人,名副其实的大型民营企业,企业多次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化工企业500强、中国能源企业500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自治区48户重点民营企业、自治区首批工业循环经济示范企业、自治区“双百亿”重点企业,乌海市十户重点企业、乌海市纳税突出贡献企业、乌海市招商引资突出贡献企业,是乌海市煤化工产业链最完整的民营企业,作为一个有幸参与集团建设并伴随集团成长的人,我深感光荣。
四十年砥砺奋进,四十年春华秋实。我们共同经历了创业、守业、再创业的艰辛历程,树立了一个个光辉的里程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齐心协力,紧紧围绕在董事会的领导下,全力推动黄河集团这艘巨轮乘风破浪,再创辉煌!
供稿:千里山煤焦化 李裕小
2025-01-10上一篇:内蒙古黄河集团举办退休职工欢送会
2025-01-05下一篇:合作共赢 共谋发展——内蒙古黄河集团与内蒙古交通集团厚正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