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集团新闻

内蒙古黄河集团在全区非公企业产业工人建设改革现场会作经验分享

发布时间:2024-12-16 信息来源:内蒙古黄河能源科技集团 浏览:414次 

2024年12月15日,全区非公企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现场交流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黄河集团作为受邀单位作经验分享,共同探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创新与突破。


会上,黄河集团行政总监李锦荣代表企业就产改工作进行分享,他介绍道:内蒙古黄河能源科技集团初创于1985年3月,现为自治区超大型、乌海市煤化工产业链最完整的民营企业,入选48家自治区重点民营企业名单。近年来,企业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在转型高质量发展中充分发挥了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一、加强思想引领,夯实产业工人政治基础

一是坚持把理论武装作为第一要务,结合新质生产力、内控建设等专题培训,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专题(扩大)党课;坚持“党建带群建、群团共建”的工作思路,做好新时代群团工作,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融合度。二是强化劳模精神引领,每年举办劳模暨工匠精神进企业事迹报告会,邀请各级劳动模范讲述自身的亲身经历和工作经验,引导广大职工向先进人物看齐,全方位宣传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三是强化阵地建设,投入300余万元打造园区第一家集党建、企业文化于一体的大型服务中心,为职工提供各类服务。

二、深化队伍建设,拓展产业工人发展空间

一是重视人才引进与培养,以优化职工队伍为核心,全面推进社会化招录进程,吸引急需专业大学生和安全、造价、建造消防等专业技术人员加入企业。二是鼓励职工提升学历和资质给予带薪培训假、考试假,取证后学费凭票报销;鼓励职工参加与本职工作相关的职称评定及考试和执业资格考试。职工提升学历可报销学费,考取注册类资格证书后给予每月500-1000元证书奖励,现有35人享受该政策。三是加强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采用“企校合作、工学交替”培养模式,与乌海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合作协议确定三年学制订单班4个。采取“师带徒”方式进行岗位实操培养,实行“师傅绩效工资”,鼓励具有丰富管理、实践经验的老员工发挥传帮带作用,为企业人才培养骨干主力。

三、完善支持机制,激发产业工人奋进创新

一是完善企业创新工作机制。组成改革试点小组,负责职工技术革新、合理化建议及岗位技能培训,各项工作任务分解到车间、部室,组织各分公司根据方案开展工作,对效果明显的技术革新积极推广使用。二是加强技术改造与表彰奖励。凡对解决生产、管理问题提出正确处理意见和立项实施技术改造项目,经考核合格均可进行评比奖励。三是优化企业技术工人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技术工人的薪资由基本工资和绩效奖金构成,工资由岗位工资、津贴和补贴等项目构成,调动激发创新创效积极性。

四、竭诚服务职工,促进产业工人凝心聚力

一是充分发挥职代会作用,对评先选优、节日慰问、职工福利、审定制度等关系职工自身利益的重大事宜,组织职工代表充分讨论达成共识、形成决议,做到多层次、全渠道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二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每年广泛征集职工意见和建议,形成整改措施和实施方案,让职工参与到企业重大事项、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决策中。三是工会服务职工品牌常做常新,集采发放300万元有机大米等生活物资,实行女工特别照顾、带薪陪考等暖心举措,对高考成绩优异的职工子女给予5000元奖励;成立大病救助基金累计发放120万元,推行患重病员工退养政策,让身体条件差、临近退休的19名老职工带薪提前退休,并举行欢退仪式。

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企业虽取得一些成就,但仍面临人才缺乏等多项挑战。黄河集团将直面挑战、定力向前,树立长远战略眼光,正确处理好职工利益和企业效益的关系,争创更多特色、争取更大突破,推动形成更多改革成果,争当地区非公企业产改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