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行业资讯
【原创】“水泥窑协同处置”推广进程静待政策“加速”
发布时间:2014-12-15 信息来源:内蒙古黄河能源科技集团 浏览:605次
摘要:要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和固体废弃物管理的法规建设,加大财税政策扶持力度,引入一些市场机制。要完善相关标准体系和评价体系,加强协同处置全过程的监管, 加强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加快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
编者按: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大量生活垃圾处理成为众多国内城市面临的共同难题。垃圾危害触目惊心,垃圾处置问题迫在眉睫。城乡生活垃圾处理问题,是当前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也是全国政协近年来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
10月30日下午,全国政协在京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就“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废弃物”问题建言献策。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主持会议并讲话。
座谈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与专家学者,围绕“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废弃物”问题座谈交流,提出意见建议。
委员们认为,在固体废弃物日益增多,“垃圾围城”日趋严重、污染治理设施不足的情况下,利用现有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和固体废弃物,是一件值得重视的好事,对化解水泥行业产能过剩、促进水泥行业绿色转型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政协座谈会的召开,释放出将大力推进“水泥协同处理垃圾废弃”的政策讯号,给欠缺些许“火候”的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垃圾添了一把柴。
协同处置开启新篇章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日产生活垃圾近 80 万吨,年产近 3 亿吨,垃圾累积堆存量已达 80 亿吨,约 400 多座城市陷入“垃圾围城”困境。
事实上,水泥生产协同处理垃圾已经在我国多地陆续布局发展。从上海、广东、湖南、河南、重庆、湖北及四川广元,水泥窑发展协同处置城市垃圾的消息频频传出。
中国水泥协会专家表示,利用全国水泥产能当中仅 6 亿吨的产能,即可处置全国一半的垃圾;如每年用水泥行业总产能的 25%,就可以处理全国年产生60% 的垃圾 1 亿吨。
“垃圾焚烧发电要求垃圾在 850℃的炉温停留三秒,而使二噁英达标,但水泥窑温度非常高,垃圾在超过1000℃以上的环境中停留超过 8 秒,废渣和飞灰都可以和水泥形成的熟料结合,垃圾中的重金属也刚好为水泥所用而不会残留土地。”
对于协同处理,水泥企业普遍看好其前景。华新水泥副总裁王焕忠建议,把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作为先进产能,应该优先保留并支持,这样淘汰落后产能也更有针对性,符合国家对产业向生态环保转型升级的方向。
据了解,“十二五”垃圾处理规划总投资 1730 亿元,年均 350 亿元,目前水泥窑处理垃圾的投资占比不到1%。
考虑到国内政策的支持力度逐步提升,国务院 41 号文提出“协同处置生产线数量比重不低于 10%”。 瑞银证券表示测算对应的垃圾处置能力约为 8万吨 / 天,预计占整个垃圾处理能力的10%。
毋容置疑,近年来我国协同资源化处理废弃物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面临技术、政策、体制等方面的问题。
政策落地即将提上日程座谈会上,委员们建议,要高度重视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废弃物问题,关键要制定具体可行的政策,并确保政策落地。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介绍了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废弃物的有关情况。他说,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废弃物是一种可行方式,国家发改委将研究落实投资、价格、财税、金融等方面的政策。
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与委员们互动交流。
实际上,全国政协对“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废弃物”问题非常关注,此前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专门赴湖北、北京进行了实地调研。
调研组了解到,由于水泥窑处理生活垃圾项目尚未能享受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同等的扶持政策,处理成本相对较高也是限制发展的重要原因。目前水泥窑的处理成本为每吨 130元左右,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处理成本只有每吨 60 元左右。
对此,人资环委调研组提出,各地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将水泥窑协同处理作为城乡生活垃圾处置的优选方案。国家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激励机制,在税收、电价、用地等政策上给予优惠倾斜,弥补企业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行成本的不足;参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补贴标准,出台对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的水泥企业给予财政补贴、税收减免政策;建立生活垃圾水泥窑协同处置的生态补偿机制,让企业能够获得实惠。
综上释放出两个讯号,对于水泥窑协同处置,政府从初始的鼓励将转换为落在实地的举措大力支持,并在此基础上对承担环保责任的水泥企业给足优惠。对企业而言,静待政策靴子落地莫不欢欣鼓舞;另一方面更显示出政策面再加大推动水泥窑协同垃圾处置的力度和决心。
未来推进需多部门协同会上,有委员提到包括对已有布点的工作要做好,稳步有序推进试点,要防止蜂拥而起,更不能借此扩大产能。
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废弃物不能代替垃圾焚烧,两者有竞争、有协同。要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和固体废弃物管理的法规建设,加大财税政策扶持力度,引入一些市场机制。要完善相关标准体系和评价体系,加强协同处置全过程的监管, 加强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加快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
国务院参事、原国家建材局副局长蒋明麟表示,此次会议针对水泥窑协同处置的专题进行面对面的座谈,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和交流,对交流思想、统一认识、下定决心和科学决策将起到积极、关键作用,而有关政府部门可将一些正确意见融入到各行业具体的管理和服务之中。在“十二五”的末两年和“十三五”的规划中,将会对我国的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生态建设产生重要的影响。
预计的是,今后生活垃圾产生量每年还会以 8% 至 10% 的速度增长,污水处理厂湿污泥产量年增长量在 15%左右。如何使生活垃圾、污泥和危险废物做到无害化、资源化的安全、清洁、高效利用是十分紧迫的任务。
水泥窑协同处置需要全社会参与,更是水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之一。蒋明麟强调,水泥窑协同处置决不能追求短期内的普及,这是一个非常科学严谨的事情,必须在清晰理性的观念指导下,以积极的态度、稳健的步伐、科学的规划,实现逐步的推进,坚决避免“一哄而起”的情况。
因此,水泥窑协同处置绝不仅仅是水泥行业自身所能实现的,这需要全国所有相关部门、相关行业的协同作战。
2014-12-15上一篇:宋志平:中国水泥销售25亿吨 我们离不开它
2014-12-15下一篇:明年价格改革涉及查处水泥业价格垄断案件